国家级荣誉!包头唯一!
  日期:  [2024-09-14]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的使命,守护人民健康是医者的初心。

近日,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开展培育选树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工作,经推荐、审核、筛选,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病学第一党支部成功入选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也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党支部。

党建引领,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基层建设中,支部建设意义重大,它是执政党生命力和组织力的源泉。

近年来,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病学第一党支部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深耕党建与业务融合,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汇聚成发展优势,在新征程上勠力同心、踔厉奋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新路子。

神经病学第一党支部现有4个党小组,党员28名(其中副高以上占比60%,硕士以上占比56%),志愿者42名,下辖神经介入、神经外科、脑科中心。党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支部书记姜长春现任包头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神经康复中心主任、脑科中心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1.png

▲ 神经病学第一支部党员合影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建强则业务精,业务强则党建实。

神经介入中心团队共17人(副高以上占比53%,硕士以上占比59%),硕士生导师5人,有7人能独立完成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团队可开展动脉取栓术、超早期动静脉溶栓治疗动脉瘤栓堵术、动静脉畸形栓塞、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等脑血管介入治疗,年手术量 1800台(其中血管内治疗约600台),能够满足7*24h全时段脑血管病介入急诊及平诊治疗需求,满足包头市内及周边市县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转诊治疗需求。

神经外科共有医护人员58人,医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7%),护士46人。近年来,科室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优质的护理、先进的医疗设备及精湛的医疗技术,救治了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2022年12月,经过申请、答辩、专家组综合评审等激烈角逐,科室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神经外科建设中心”。

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脑科疾病临床专科能力,一站式解决患者脑科疾病,市中心医院脑科中心于2023年2月15日正式建立。脑科中心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为基础,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影像科、重症监护、神经康复、急诊医学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临床诊疗资源,构筑强大的脑科医疗团队。目前已成功开展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颈动脉慢性闭塞CEA联合介入复合开通、颅内复杂占位病变切除、三叉神经减压术等高难度脑科四级手术,填补了医院及地区空白。脑科中心成立以来共收治患者1223人次。共开展四级手术295例,三级手术548例。

2.png

▲ 脑科中心医务人员合影


突出优势,提升优质服务能力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来一去”,医心、民心才能贴得更紧。

    “要不是你们冒着风险给我做手术,我这条命早就保不住了!”提起脑科中心的医护人员,王大爷(化名)就红了眼眶。

原来不久前,王大爷突发言语不利及右侧肢体无力,当地医院确诊为脑梗死合并慢性颈动脉闭塞,但医院表示条件有限,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大爷的家人经过四处打听后了解到,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为国家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和连续多年的自治区领先学科,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就诊于脑科中心。

3.png

患者术前检查结果

    姜长春教授带领脑科中心和神经介入中心医疗团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规范体格检查、认真分析影像和化验资料,组织各级医师进行术前讨论分析,最终决定对王大爷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相结合的复合手术进行治疗,即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血管成形术,从而开通左侧闭塞的颈内动脉。

4.png

患者手术过程

    手术圆满成功,王大爷转危为安。术后,经过康复训练,老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言语不利和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医护团队高超的治疗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老人重获新生,这让王大爷及家属感激不已。

5.png

患者术后检查结果

事实上,像王大爷的“重生”之旅并非个案。随着脑科中心各项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大提升了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而这些新技术的顺利开展正是神经病学第一党支部大力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如何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

支部书记姜长春结合科室专业学术特点,将支部党小组建在专科上,对党建工作有思路、有规划、有创新,确定了党支部管理新模式,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支部建设质量。

为此,支部从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入手,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位一体”建设,参与科室决策,不断提升党支部工作能力,推动支部党建和科室业务发展朝着高质量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党建引领下学科“医教研”全面开花。

姜长春组织介入团队成员进行病例分析讨论,对造影术后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确立,对治疗术后患者的手术方案及手术过程进行研究、回顾、术后管理进行追踪。通过规范手术制度,使介入团队医生在手术操作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流程,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将“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

6.png

脑科中心三级医师查房

提质聚力“强筋壮骨”方能夯实基层党建之基。支部制定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通过《支部党员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在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风党纪、本职工作及撰写笔记等8个方面对党员进行目标考核,通过量化考核促进党员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实现了党员教育、日常管理、考核工作的精细化,实现党员队伍常态化,用实干答好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7.png

▲ 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8.png

主题党日活动

典型示范,永葆为民服务本色

卫生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人才培养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支部高度重视科室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创造和睦、友爱、温馨的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医院党委的带领下,在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刘国荣、李月春、王宝军等一批批先锋模范党员的辛勤耕耘下,目前神经内科硕士以上共65名,占比22%,科室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均有自己的专攻方向。目前已建设为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共谱华章。目前,神经内科现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蒙古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和包头市医学领先学科、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内科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病学院士工作站、内蒙古第九批“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华北地区神经系统疑难病会诊中心、包头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国神经介入区域培训和质控示范中心、中国卒中学会优秀数据管理卒中中心。自2019年起,神经内科连续三次获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华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神经内科学专科提名等一系列“国字”级荣誉。

9.png

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合影

“入选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建议名单,不仅是对神经病学第一党支部党建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更是今后支部工作前行的动力与鞭策。”谈及下一步支部和学科发展,姜长春表示,“支部全体医务人员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市打造成为辐射华北西北、全国知名的医疗高地贡献力量。”

文字:鹿城健康365

一审:关  庆

二审:徐文华

三审:闫俊萍